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战天斗地,挑战一切㊣不可能,创造了一个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。
大别山区,佛子岭水库犹如一颗明珠,镶嵌在巍巍青山之中,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第一座大坝,被誉为“新中国第一坝”。
佛子岭大坝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㊣佛子岭镇,1952年1月,佛子岭水库正式开工建设,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,大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积极参与水库大坝的修建。1954年11月,佛子岭水库竣工,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2年10个月中创造了㊣奇迹。
佛子岭大坝全长510米,由20个拱及两端重力坝组成,坝顶高130米,最大坝✅高74.4米。控制流✅域面积1840平方㊣公里,总库容近5亿立方米。
大坝由著名水利专家汪㊣胡桢指挥修建,汪胡桢教㊣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,中国近代首批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走出的水利专家,为规划和治理✅淮河做出了卓越贡献,成为治淮战线上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,被誉为“中国连拱坝之父”。
大坝修建的原因缘由1950年夏的淮河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。1950年夏,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时间,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,1300多万人受灾,流域几十个县均被洪水淹没,4000多万亩土地被淹没,治理淮河即是㊣民心所望,更是㊣迫在眉睫。
危难之际,毛主席连续四次作出批示,发出了“一定要把淮河修㊣好”的伟✅大号召,政务院(国务院之前的叫法)确定了“蓄洪兼筹”的治淮方针。
广大人民㊣群✅㊣众,战士,科学家,大学生等以饱满的热情,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投身到大坝的修建当中。新中国刚成立国家一穷㊣二白,没有大型机械就用肩挑手抬,施工中大型石方和土方全部由人工完成,以愚公移✅山的精神,削平了淠河两✅岸的山头,筑起了水库的坝基。
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坝,是水利工程界的建设奇迹,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。
佛子岭水库㊣运行70年来,坝体历经数次✅洪水考㊣验,依然稳如泰山,始终发挥着防洪,供水,发电等综合功能,默默守护着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1956年梅山水库建成,1958年响洪甸水库建成,1959年磨子潭水库建㊣成,佛子岭水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,手挽着手,心连着心,默默守护着淮河㊣流域百姓的安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